爵士键盘

发表时间:2021/09/11 00:00:00  浏览次数:1134  


一:五声调式



五声调式指的是五个音用纯五度关系排列起来。这五个音就是12356.即:Dol、Re、Mi、Sol、La。这样组成了五声调式。

1、五声调式有四个明显的特征:

① 他们没有半音。 ② 相邻的两个音级之间都是大二度。③ 仅有 一个相邻的小三度。Mi - Sol.  ④ 仅有一个相隔的大三度。Dol -

Mi

2、五个音构成了五个调式

① 宫调式:12356,它以1为主音。它的标记写法,也是用罗马数字标记。Ⅰ、Ⅱ、Ⅲ、Ⅴ、Ⅵ。属音:5

② 商调式:23561,它以2为主音。它的标记写法,也是用罗马数字标记。 Ⅰ、Ⅱ、Ⅳ、Ⅴ、Ⅶ 。下属音:5 。属音:6

③ 角调式:35612,它以3为主音。它的标记写法,也是用罗马数字标记。 Ⅰ、Ⅲ、Ⅳ、Ⅵ、Ⅶ 。下属音:6

④ 徵调式:56123,它以5为主音。它的标记写法,也是用罗马数字标记。 Ⅰ、Ⅱ、Ⅳ、Ⅴ、Ⅵ。。下属音:1 。属音:2

⑤羽调式:61235,它以6为主音。它的标记写法,也是用罗马数字标记。 Ⅰ、Ⅲ、Ⅳ、Ⅴ、Ⅶ。。下属音:2 。属音:3

二:洗手绢

1、小节分析

第一小节:6 65。6在第一小节中,占的时值长,所以配一级和弦361。

第二小节:6 1 。在一级中占2个,配一级和弦361。

第三小节:3 32。3占的时值长,所以配五级和弦357。

第四小节:3 5。 在五级中占2个,配五级和弦357。

第五小节:6 65。重复第一小节。配一级和弦361。

第六小节:6 1 。重复第二小节。配一级和弦361。

第七小节:3 32。重复第三小节,配五级和弦357。

第八小节:3 5。重复第四小节,配五级和弦357。

第九-十二小节:1 12 / 1 12 / 3 2 / 3 0。1的时值长,我们又回到了一级,这个一级和弦一直延续使用四小节。

第十三、四小节:66 65 / 6 0,为全曲的正格终止式。十三小节使用一级613加二级外音,变为6713.旋律第二拍的后半拍为5,那么我们使用五级573。十四小节旋律音为6,为结束音,那么我们使用一级和弦。


2、音型选用

仍然使用立柱式和弦。立柱式和弦一般在儿童歌曲中选用的次数比较多。第九小节:1 12 / 1 12 / 3 2 / 3 - 。为衬腔,表现了小孩劳动的一种特点。

① 在弹奏的时候,需要给一个重音点,同时,在旋律上的第一拍,也要弹得重一些。

弹熟悉后,我们可以使用第二种演奏方式。

② 第二种形式(右手弹旋律,左手弹后半拍立柱式的音型):

旋律用右手弹,左手弹拍子的后半拍,即八分立柱式的和弦音型。这种节奏音型明显衬托了小孩的一种劳动感。
用正拍弹奏,我们明显觉得,不够活跃。记住:在第九至第十二小节,用了一级的和弦外音,就是56 1 / 56 1.其中的56中的6是

附加六级音。

③ 第三种形式(左手弹旋律,右手弹后半拍立柱式的音型):

到了衬腔这里,需要回到右手弹旋律处。

第三种形式:无旋律伴奏。

三:唢呐配喇叭

这是一首湖南民歌,羽调式。终止式为五级到一级的正格终止。

旋律:61 6165 / 3.2 3 / 35 3532 / 1.6 1 / 23 1 / 23 1 / 16 51 / 6 - //

1、编配和弦

第一小节:61 6165 配一级和弦613

第二、三小节:3.2 3 / 35 3532 配五级和弦第二转位735.

第四、五、六小节:1.6 1/ 23 1 / 23 1配一级和弦613

第七、八小节:16 51 / 6 -。其中的16 配一级,51配五级,6-配一级。


2、编配音型

① 根据“你动我静、你静我动”的原则,这首作品旋律比较密集,所以,一开始,和弦音型二拍一个。也就是一个立柱式弹二拍,听上去比较平稳。

然而,这首歌曲时比较中速热烈的,喜庆的时候,唢呐和喇叭一起吹起来了,所以,二拍一小节的左手伴奏显然不适合。

② 用一拍一个一个立柱式音型,比刚才好多了,至少听起来,不是在阻碍旋律的发展,而是起到推动的作用。

③ 八分音符半拍一个,一拍两个立柱式音型。显然,符合欢快热烈的气氛,可以通过试奏听以后,进行比较后得出,八分音符短促欢快,更适合这首歌曲的伴奏音型。

但是,每小节的四个八分音符,几乎都填满,似乎比较多,因此可以进行裁量剪接。

④ 第四种,在四个四分音符中,将中间的第二、三的立柱式和弦去除,剩下的就是八分音符占4/8的第一位及第四位。
第一位(第一拍的前半拍)的后面是休止符,而第四位(第二拍后半拍)的前面也是八分音符休止符。采用的是“咚 空锵 / 空锵 空锵”这样的节奏形态。 或者第一拍用四分音符来替代八分音符,就也是第一拍为一拍一个,第二拍取后半拍,这样更加显得节奏稳重也可以。

到了第三小节,左手模拟第二小节。也是每一拍的前半拍进行休止,后半拍弹奏和弦。到了第四小节:和第一小节一样,第一拍为四分音符,第二拍为前半拍休止,后半拍弹奏和弦。

这里,跳舞也不一定都是短促的舞步,因此,第一、四小节的第一拍用四分音符和节奏一定要对齐。第二、三小节可以都采用后半拍的。

第五、六拍,每小节都是二拍,音型选择可以都是附加音的如:613改为623进行。那么,可以将623拆开,变成:23 6 / 23 6进行。

第七、八拍通常是终止式。这里运用的是一级、五级到一级。第七小节需要坚强有力饱满一拍一个,弹奏一级、五级或属七(可以加外音)以烘托渲染再到第八小节的一级。

四:立柱式音型的运用:

徵调式:4/4(重叠,非三度附加音都可以用)

旋律:按C宫编配,七小节,每小节四拍。

1、  2---(编配二级:增加四级和七级音)/1---(编配六级:增加:七级音)/6---(编配四级:增加:六级音)/5---(编配五级:增加:四级音)/3----(编配六级:增加:四级音)/2---(编配六级:增加:四级音)/5---(编配五级:增加:四级音)//
这首旋律听起来都是不协和和弦。我们的目的,就是需要大家认清:在编配民族调式是,不协和音(在三和弦外的所有音)是大量使用的。

这和现代爵士歌曲的编配差不多。同时,和古典歌曲(乐曲)的和声编配体制形成完全不同的风格。
这首旋律可以用2/4 、3/4及移调进行训练。训练的目的:形成对民族调式编配和声的听觉习惯以及立柱式和弦的不同节奏型的把握。

2、左右手交替后半拍五声调式音型训练:旋律和上述完全一样,只是4/4拍修改为2/4拍。左手编配的和声也完全一样。
只是伴奏音型发声变化。即每小节的2个拍子,每一小节都是4/8,那么单数的1和3前半拍都是休止符,2和4的后半拍用立柱式和弦进行轻巧的演奏。这样编配具有跳跃性。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短促立柱的和弦不需要用踏板,否则连成一片造成不清晰的节奏点。另外从头至尾都有数好拍子。
3、切分节奏型:旋律没有变化,左手伴奏音型为立柱式和弦的切分进行。显得更具有跳跃性。

切分节奏不容易弹奏,需要注意的是:在弹奏时,手不要离开琴键太高。太高的话,容易找不到音并经常碰到其他音。手关节站稳,声音整齐划一弹奏。

以上举了三个例子都是右手弹单音,左手弹立柱。同时,也可以右手弹立柱,左手弹单音。

4、还有在民族调式中,就那么非常简单的歌曲编配,和弦有那么单一,因此,音型除了需要贴切主题之外,就是旋律时而交给左手,后面有切换到交给右手这样的旋律处理。虽然不是很多,但是恰到好处的运用,是非常令人耳目一新的。

五声调式伴奏在伴奏实践中,运用非常变化多样,如常见的立柱式音型的不同节奏变化,同时可以进行倚音加花,这里要注意一点:加花的时候,不同使用频繁。

张黎明认为:在一首歌曲,尤其是短小的儿歌中,加到一处或两处就可以了。另外,就是上面讲到的,左手弹奏旋律,右手弹奏立柱式伴奏音型。结束的时候,用的是上行两个五声调式琶音,如左手到右手分别弹奏成135613561,或加花结束。


五:我们的山歌牛毛多

1、旋律

(3/4) 265  55  (T:512)  161 (Ⅱ)  /   2 (D:256)  1   /  2(D:256)  1  /  2.1  65 (D) /  5  - (T:512) /
553  56 (Ⅵ) /  5  16  (Ⅵ) /  5.6  1 (T) /  5  1 (T) /  2.1  6 (D) /  5  - (T) /

61  61 (Ⅱ:根音可以做一些走向)/  61   61  /  61  61  /  61  61  /  61  61  /  61  61 (Ⅱ) /  2 (D) 1  /  2  1  /   2.1  6 (D) /  5  - (T)

/   61  61 (Ⅱ) /  61  61  /  61  61  /  61  61  /(3/4)  61  61  61 (Ⅱ) /  5.6  6.5 (T)  /  5  (T)  06 (Ⅱ)  /  16  16 (Ⅱ) /  16  5.6  /  1  -  /  1  5 (T:512) /  61  6(Ⅱ:623)  /  5  - (T:512)  // 变格终止


2、和弦中,看见主要的和弦音进行配置即可。为了软化,加上偏音。音型上,由于旋律很多,所以,就用琶音一带而过或柱式

和弦。

到了61  61  /  61  61  /可以采用八分音符半分解小跳 + 加几小节的切分音型。民歌伴奏中,尽量弹清楚旋律,和弦配对即可。



六:清晨

分为两段,具有两种音乐形象。A段活泼,采用半分解和弦织体,加以断奏弹法。B段抒情,按照分解和弦琶音伴奏的弹法。
大调:

11  21 (T:左手 1  右手 01   (53)1) /  7  5 (Ⅲ) /  6  16 (Ⅵ) /  6  -  /
到了6  -  ,左手 : 6   3  /  右手:  36  16  //

22  21  /  77  12  /  5  -  /  5  -  //  到了5  -  /  5  -  左手:05  42  /  75  42  //
22  21  /  77  12  /  1  -  /  1  -  //  到了1  -  /  1  -   左手:12  35  /  12  35  //

B段  4  41  /  6  64  /  3  31  /  5  3  。左手:41  46  /  1  0  /  15  13  /  5  0

七:忆童年

德国电影歌曲,分为AB两段,两段对比不是非常强烈,都是比较抒情的。在配弹中,为了增加一些趣味,使得风格效果更加好一些,我们也使用了两种织体。

A段:琶音和弦织体,把和弦用比较快的速度滚奏出来。即:双手同时从左到右从下到上同时非常快的将和弦4个音同时发出来,标记上为和弦的左面自下而上有一跟细细弯弯的曲线。

B段就是分解和弦织体。第二段有一处高潮点:旋律  11  11  /  71  2  /  3   4.   /  3.4  32  /  2 5.   /   14.  //
在这里,为了烘托高潮的形成,我们在配弹上面需要精致一些。

左手加了一根低音的线条:  5  #4  /  4  3  /  b3  2  /  这个b3就是bB大调的属七:461 b3,我们在F大调中借用过来,作为变和弦使用。这个变和弦标记为 SD7 和弦。为了将SD7 和弦引出来,我们加了一根低音线条



国外的古典艺术歌曲大多数都是作曲家写好伴奏的,但是,中国相当一部分中国作曲家所创作的抒情歌曲,是没有带伴奏的有的还是用简谱写成的。这些歌曲在演唱当中发生一些困难,主要是伴奏该怎么办?如果用即兴伴奏,这些歌曲改怎么样弹呢?这是张黎明歌曲伴奏培训过程中,听到许多学员所反映的问题。

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要是还没有学歌曲伴奏的同学,可以看一下本网站已经列出了几十首的中国艺术歌曲的即兴伴奏配置过程,包括带旋律、不带旋律和多段体对比形象的三种,希望对还没有学或曾经学过或自学的同学有一些帮助。


八:南泥湾 带旋律歌曲

这首歌曲是中国著名作曲家马可模仿民歌的风格写作的一首创造性歌曲,它的风格性很强,即它音调的五声性很强,在配弹的时候,基本上要按照五声调式的规范去配弹。

徵调式,和声的基本语汇以徵调式的和声语汇为主,它是D徵调(就是2作为徵音。那么5就是宫音),因此,主和弦是2#46,下属和弦是572,属和弦是613.因为有变徵的关系,有的时候,用#1也是可以的。当调式问题解决之后,就是需要考虑织体了。由于“南泥湾”是中国的艺术歌曲,不是普通的民歌,因此,和声不能太单调了。

如果说:用右手弹一个旋律,在加上左手一个简单的伴奏,就会缺失艺术歌曲所需要的那一种气氛和意境,因此,在织体上,首先要考虑,右手弹旋律音以外,还有带一下附加音。带的附加音和大小调有很大的不同点,大小调的附加音通常为: 13  24  /  35  24   /  13  0  /

而五声调式的附加音一般曲调4和7,如:512   623   235,这样更具五声色彩。就像之前,张黎明反复告诫学员的那样,在五声调式中,所有的大二度都可以看成是协和音程,因此,我们不要怕在这里碰到一些大二度音程。

左手基本上是采用分解和弦,这样的分解和弦织体不要像大小调一样,把所以的节奏都填的满满的。如:13  56  /  16  53  //  这样的效果就未必很好。比较好的做法是:根据旋律的需要,当旋律节奏比较密的时候,左手可以淡化一些,反过来,当旋律节奏比较疏的时候,左手可以稍微密一些,这样就能获得一种互补的效果。

5  55  6  1  /  3.  2  /  1  6  ……..用辩证疏密有针对性进行配弹。

5  53  2  23  /  5  53  2  -  ,比较欢快,用半分解和弦。

最后6  65  /  35  16  /  5  -  /  5  -  //这里的5  -  /  5  -  用左右手的地接龙方法进行。左手512 右手512  左手512  右手512  5  -  //


九:太阳岛上

这是一首清晰比较活跃的歌曲,这首作品非常难弹。主要的症结在:这个旋律 53  5   5  /   565  315   /   4.4  313   /  2.    53 ,这样的众多的切分节奏。这个切分节奏是贯穿始终的,看来是作曲家有意安排的作为他表现音乐性格的一个特点的一个手法。所以我们在伴奏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如果我们用通常抒情歌曲的伴奏方法,如:15  13  /  53  15  /……..这样伴奏形式,将会把切分的节奏给抹平,因此,听上去就不够活跃,当然,因为这是抒情歌曲,所以,我们不可能采用舞曲的形式进行伴奏,所以,张黎明采用了:运用分解和弦,但是,分解和弦中本身也带一点切分的节奏,151*(前后16分,中间8分)  351*(前紧后松)。

这里讲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弹伴奏的时候,经常要考虑,我的伴奏要和旋律有相互包容及相互补充(补充旋律某些不足的地方)的两个方面。这是我们伴奏经常会碰见的。通过这首曲子的弹奏,我们可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这个曲子最后有一个高潮:  1  3  /  2  -  /  2.  2  /  22  16  /  1  -  /  1  -   /   1  -   //   ,这个旋律音1  -  /  1  -   /   1  -   //  有长达六拍的长度,因此,必须要配和弦。这里使用四级或五级(下属、属和弦)都不行,那么,就使用一个降七级的和弦,听上去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样,既达到终止式的要求,也达到色彩上的明亮。





以上作品分析由张黎明教授收集编撰。 2019.8.16

作曲培训:021-56717111

伴奏培训:021-56715111




http://www.shjita.com/article20220406164636/aritcle735.html





上一篇:钢琴合唱
下一篇:钢室内乐